英法百年战争是怎么回事?

英法百年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中世纪,英国诸王通过与法一系列联姻,均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寺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见骑士军)组成。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第一阶段
主词条:斯吕斯海战、克雷西会战、普瓦提埃之战、布勒丁尼和约
1337年─1360年之间,英法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1]
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中打败法军,[2] 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1]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1]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1]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1]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1]
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2] 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1]
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3] 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1]
第二阶段
主词条:蒙铁儿战役、二十年停战协定
1364年,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 1380在位 ), 为了夺回失地, 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1]
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蒙铁尔战役等多场战役大败英军。[1]
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1]
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2] 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1]
第三阶段
主词条:阿金库尔战役、特鲁瓦条约、王位斗争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国勃艮地、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讧,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1]
1415年,英军于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再与勃艮地公爵结盟,[2] 攻占法国北部大多数地区。[1]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3] 10月占领法国北部,法王查理六世无力抵抗。[1]
1420年5月21日英、法在特鲁瓦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条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国王位。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
1422年,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年去世,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1]
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2] 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1]
第四阶段
主词条:奥尔良城围、福米格尼战役、卡斯提隆战役、巴约勒之战
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1]
1429年─1453年之间,法国人民不堪英军压迫,各方纷纷反抗,游击队经常捉拿英格兰的征税者,牵制英军部队,帮助法军很大。[1]
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1]

使法国反败为胜的圣女贞德
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3] 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1]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不久,19岁的圣女贞德不久便被英军捉住,1431年以女巫罪处死。[3] 这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同时由于勃艮第背弃英王,重新与法联合(1435年),促使法军转入大反攻。[1]
1435年9月,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查理七世,战局扭转,法军大量收复失地。[2]
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法国和布列塔尼联军在福米格尼战役中大败英军,整个曼恩和诺曼底地区迅速落入法国手中。[1]
1450年,法军解放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2]
1453年,夺回吉耶讷。1453年7月17日,法军在卡斯提隆战役中歼灭加斯科尼的英军主力,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2] 10月19日波尔多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1]
15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1]

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4]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百年战争导火索: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战争结果: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英法战争指的是1337年 - 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战争。是世界史上最长的一场战争,长达116年。

导火索: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第一阶段
1337-1360,英法主要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
第二阶段
1369-1380,蒙铁儿战役、二十年停战协定
第三阶段
1415-1424,阿金库尔战役、特鲁瓦条约、王位斗争
第四阶段
1424-1453,奥尔良战役、福米格尼战役、卡斯提隆战役、巴约勒之战

战争结果以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土
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但是,在社会性质的进步,战术思想的升华以及武器装备的更新上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二、百年战争从1337—1453年,持续了116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了,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英法百年战争是怎么回事?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

英法百年战争的背景、原因及过程
英法百年战争是一场长达百余年的战争,其背景复杂且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国王位继承权的争夺。此外,领土争端也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战争过程中,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战事涉及多个阶段和重大战役。最终,法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与其在战争中的策略、军队的实力以及民众的...

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
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主要包括领土争端、王位继承问题和经济利益冲突。一、领土争端 领土争端是英法百年战争的重要起因。自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格兰国王在法国获得了广阔的领地。然而,这些领地在随后的时间里逐渐减少,到百年战争爆发时,英国在法国的领地仅剩下加斯科涅地区。英国一直希望恢复其在法国的旧有领...

英法百年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本是腓力四世的外甥,对法国王位觊觎已久,于是1337年,英国以继承权问题为借口拉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西南部地区富庶的佛兰德尔也是他们争夺的对象。佛兰德地区是当时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城市之一,以纺织业为主,而且其所需的原料多数来自英国,为了利益于是加入了英...

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
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王位继承权争端:爱德华三世的王位宣称:14世纪初,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认为自己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这一宣称基于他的母亲伊莎贝拉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女儿。爱德华三世因此要求获得法国王位,这成为英法两国之间紧张关系的起点。领土争端:阿基坦公国的归属:阿基坦...

英法百年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英法百年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累积多年的积怨以及两国当时巨大的经济矛盾,在14世纪时,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不仅不愿意退出,还欲夺回祖先原来在法国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法国王位继承权是爆发战争的导火索。战争进行的相当惨烈,来来回回打了好几个回合,双方...

什么是英法百年战争,有什么影响?
百年战争(英语:Hundred Years' War;法语:Guerre de Cent Ans),英、法两国在1337年至1453年的百余年间断续进行的战争。[9]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军在克勒西(1346年)、普瓦提埃(1356年)战役中大败法军,俘法王约翰。法国因战败而加重人民负担,法国的王子查理无视人民正当权利,导致巴黎...

英法百年战争为何持续那麽久?
英法百年战争持续之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 王位继承权引发争端:自11世纪“诺曼征服”后,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占有了大量的法国领地。这引起了法国的强烈不满,并一直寻求机会收复这些领地。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声称自己才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从而引发了英法...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如下:1、原因:英法百年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对领土的争夺。在中世纪,英格兰国王同时也是法兰西公爵,他们试图扩大自己的领土,特别是在法兰西北部的地区。此外,英格兰国王还声称对法兰西王位有权利,这引发了双方的争端。2、影响:英法百年战争催生了英格兰和法兰西的国家意识...

什么是英法百年战争?
1455~1485年的英国“玫瑰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之后,拥有自己武装的英国各封建贵族都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分化为两个集团的贵族,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一方是以红蔷薇为标志的兰开斯特家族;一方是以白蔷薇为标志的约克家族。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自1455~1485年间,双方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