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根据《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故事化来的。其指战国思想家庄周有一次梦中见到自己变成蝴蝶,醒后自思,却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成庄周,自己都搞糊涂了。
赏梦中之景的“我”,忽又成为梦中取悦之“物”,好不虚幻美丽。可见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
再看对句“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借望帝魂化杜鹃事,一方面表达他对理想中“春心”、“年华”乐景事的美好回忆;一方面又对现实中美好理想和情思的破灭而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
所以,不管是借用庄周梦中化蝶和蜀帝杜宇魂化杜鹃的典故,都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悲感。一曲繁弦已惊醒了蝴蝶梦境不复成寐,而难言的怨愤,又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
诗词是语言艺术,要在短短的二十到五十个字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文字凝炼。
典故,就是古代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或前人的章句。由于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所表述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用典就可以用很少的字,借用那个故事或文章的全部含义,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古代诗词中,典故比比皆是。
举个例子: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首诗以泪为主题,说了人一生中各种悲伤的事,前六句用了一系列的典故,分别说: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高官,流入心中的酸楚之泪比前面六种更强烈。
用典如下:
1, 永巷:指汉代用来禁闭犯错的妃子或宫女的宫中长巷。《史记·吕后本纪》:“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2,湘江竹痕:是说传说舜帝死在湖南,他的两位妃子赶去吊唁,哭的泪滴在竹子上留下斑痕。
3,岘首碑:晋朝羊祜为官造福一方,死后百姓为他在岘山上建碑痛哭。
4,人去紫台:指王昭君远嫁匈奴,离开汉宫。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5,兵残楚帐:指楚霸王项羽兵败被刘邦围困垓下,听到四面楚歌而军心涣散的故事。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台一寸且偷安。
元 赵孟頫 《苏武慢》词:“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
唐 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宋 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
清 魏源《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蜗角的用典示例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台一寸且偷安。元 赵孟頫 《苏武慢》词:“细看来聚蚁...
成语典故
【用法】作宾语;指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相近词】蜗角之争 【成语举例】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宋·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 成语典故 篇12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
长亭送别所有用典的总结
[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分别可以从唐诗...
南柯一梦的典故
【百年大槐中】 宋·黄庭坚:“万事尽还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荣枯一蚁窠】 宋·陆游:“胜负两蜗角,荣枯一蚁窠。”【梦觉墙根槐】 清·潘耒:“我已梦觉墙根槐,安能更逐鱼龙豗。”【梦醒玄驹国】 清·刘献廷:“功名梦醒玄驹国,卜筑门临白马潮。”
朝菌的用典示例
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无朝菌之荣,望大椿之寿。”唐 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 庄生 始欲齐。”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彼等巧与比类,而善於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
熊鱼难兼的成语典故
【熊掌鱼】 宋·苏轼:“不思牺牛龟,兼取熊掌鱼。”宋·陆游:“壮士易尽彘肩酒,义气肯贪熊掌鱼。”【鱼与熊蹯】 宋·陆游:“玉非鼠朴可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熊鱼难兼】 清·陈大章:“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取舍一熊掌】 宋·范成大:“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