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李白墓原文及赏析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萍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传说李白醉后泛舟采石,爱水中月,欲拾之而溺水死,当地为建衣冠墓。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过此低徊,留下了谒墓凭吊的诗篇。其中尤以白居易这首七律为著名。
  诗的首句按一般吊古的起式交代李白墓的所在:“采石江边李白坟”。极平常的字句,但由于省略了谓语动词而显得干净有力。两组名词直接拼接,倏然把诗要描述的对象推到读者面前,唤起读者对李白墓景象如何的关注。于是第二句便自然地引出对眼前景象的描绘:“绕田无限草连云”。“绕田”是说围绕墓地。茂密的荒草长满了墓地,像一直蔓延到天边与浮云相接。这一刻意夸张的景物描写,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墓地的满目荒凉,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满心凄凉: 曾几何时,独步当世的一代诗豪,竟沦落到这步田地! 诗人抚今忆昔,悲从中来:“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谁能想到眼前这瑟瑟草中的一抔黄土,竟掩埋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盖世奇才呢? 倘使知道,面对这黄土陇中的寒骨,唯有更添感伤而已。三国时代的魏文帝曹丕曾说:“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有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三国志·文帝纪》注)。以李白的诗篇,足以笼盖古今,万世不朽了。然后这又于他何补呢? 曾有惊天动地文的“谪仙人”,终究成为荒陇穷泉骨! 这不禁让人想到杜甫《梦李白》诗中的两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位毕生景仰李白的大诗人,似乎早已洞见这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而发出沉重的悲慨。不啻是一个预言,到白居易站在李白墓前时,它就不幸而言中了。
  大凡伟大的诗人,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总是经常对自己文学的命运、对自己在历史上的位置作冷静的思索。白居易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点。在前四句抒发了对李白身后凄凉的感叹后,诗人宕开一笔,从历史的高度对自身所属的群体的命运作了概括:“但是诗人多薄命”! 但是,即只要是。这是说大凡诗人命运总是很惨的。的确,想想历来的诗人有几个是志满意得的?屈原沉江、阮籍佯狂、嵇康、谢灵运、谢朓就戮、左思、鲍照沉迹下僚,庾信老死异国,直到本朝陈子昂、王勃、卢照邻、王昌龄……命运对诗人似乎总是最残酷,所谓“但是诗人多薄命”实在是白居易饱含着无限辛酸和悲哀的浩叹,也渗透着对自身遭际的感慨。然而在他看来,自古以来诗人遭遇的不幸没有过于李白的。绝对地说,李白也许还不能算最不幸的,他每到一处有人逢迎,诗篇天下传诵,还有过三年“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的得意时光。然而相对来说,以他的绝世奇才,沦落至此,就是莫大的不幸了。白居易说“就中沦落不过君”,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而言的,显出他对李白的无限景仰。这两句先推而广之,使诗境超越瞬间经验而带有历史深度,再收拢回到李白墓的主题,一开一阖,增加了诗的容量。末联,承颔联而反其意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李白的悼念和追慕之情。荒垅当前,采些萍藻可以祭奠英灵,寄托一腔哀思,可是要想听到诗人那大气磅礴的歌吟却再也不可能了! 李白在他《古风》首篇的开头就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他是把张扬建安以上的刚健古朴之风作为目标的,自他仙去,此音岑寂。白居易也只能空自嗟叹,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但他的新乐府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与李白的大雅余风精神一致的,虽然他在《与元九书》中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悼亡诗:白居易《李白墓》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 李白诗名垂于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沦落,死后萧条,墓地简陋。斯人而有斯遇,诗人凭吊之际,自是感慨万千。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而对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诗的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

白居易李白墓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说“就中沦落不过君”,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而言的,显出他对李白的无限景仰。这两句先推而广之,使诗境超越瞬间经验而带有历史深度,再收拢回到李白墓的主题,一开一阖,增加了诗的容量。末联,承颔联而反其意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李白的悼念和追慕之情。荒垅当前,采些萍藻可以祭奠英灵,...

李白墓原文_翻译及赏析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唐代·白居易《李白墓》 李白墓 唐代 : 白居易 写人悼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白居易《李白墓》诗词注释与评析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注释】采石:采石山,一名牛渚山,在太平州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南)北三十里。采石山下有李白衣冠冢。穷泉:九泉,墓中。但是:凡是,只要是。就中:其中。【评析】要说咏李白的诗篇,艺术上...

《李白墓》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李白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鉴赏如下:环境描写烘托氛围:诗的开头两句“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矛盾对比表达悲愤:颔联“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

李白墓白居易答案
【原文】:谢公山下留诗仙——李白墓 【标题】:李白墓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载】:七排 【内容】: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注释】:可怜荒垅①穷泉②骨?曾有...

关于李白墓的诗句
【赏析】李白墓在采石江边只是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托此传说而得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采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这首诗最为有名。诗的首联通过对李白墓...

请问“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一诗的全问,谢谢。
“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李白墓》。原文:李白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释义: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白居易所作的《李白墓》,诗人赞颂了李白的伟大
白居易在《李白墓》一诗中,通过描绘李白墓地的荒凉和回顾李白生前的伟大成就,深刻赞颂了李白的伟大。具体来说:墓地荒凉的描绘:诗中“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描绘了李白墓地的荒凉景象,野草蔓延,与李白生前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诗人对李白身后境遇的感慨。生前成就的回顾:“可怜荒垄穷...

李白墓这首诗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
(赏析)李白墓在采石江边只是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托此传说而得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砸采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这首诗最为有名。诗的首联通过对李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