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须拍碎红牙”的出处是哪里
怕误却,周郎醉眼,倚扇佯遮。底须拍碎红牙。听曲终奏雅,可是堪嗟。无人知此意,明月又谁家。尘滚滚,老年华。付情在琵琶。更叹我,黄芦苦竹,万里天涯。作者简介(张炎)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
底须拍碎红牙的上一句底须拍碎红牙的上一句是什么
底须拍碎红牙的上一句:倚扇佯遮。底须拍碎红牙的上一句:倚扇佯遮。诗词名称:《意难忘·风月吴娃》。本名:张炎。字号: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临安(今浙江杭州)。出生时间:公元1248年。去世时间:约公元1320年。主要作品:《南浦春水》《高阳台...
八犯玉交枝(招宝山观月上)原文_翻译及赏析
底须拍碎红牙。听曲终奏雅,可是堪嗟。无人知此意,明月又谁家。尘滚滚,老年华。付情在琵琶。更叹我,黄芦苦竹,万里天涯。 ▲
兽炉动彩云高,秋声拍碎红牙板。
兽炉动彩云高,秋声拍碎红牙板。 出自宋代严仁的《归朝欢(寿萧禹平知县)》云表金茎珠璀璨。当日投怀惊玉燕。文章议论压西癰,风流姓字翔东观。紫皇嗟见晚。祥麟五色留金殿。大江西,铜章墨缓,暂尔烦君绾。十二金钗扶玉盏。锦瑟摐摐随急管。兽炉动彩云高,秋声拍碎红牙板。趣君归翰苑。莱...
“红牙拍碎少年心”的出处是哪里
红牙拍碎少年心,可怜辜负尊前意。作者简介(曾觌)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
字字只愁郎幸浅前一句是什么,声声似怨年华薄的后一句
拍碎红牙,一声上、梁尘暗落。纨扇掩、雏莺叶下,巧呈绰约。字字只愁郎幸浅,声声似怨年华薄。坐中人、相顾感幽怀,添萧索。歌暂阕,杯交错。人又去,情怀沪。那堪听风雨,渭城吹角。去去已离闽岭路,行行渐近滕王阁。便无情、山海会相逢,坚心著。所以字字只愁郎幸浅前一句是纨扇掩、雏莺...
赞美紫檀的诗句
暗香飘。红牙拍碎,绛蜡烧残,月淡天高。 宋 晁端礼 《绿头鸭》 锦堂深,兽炉轻喷沈烟。紫檀槽、金泥花面,美人斜抱当筵。挂罗绶、素肌莹玉,近鸾翅、云鬓梳蝉。玉笋轻拢,龙香细抹,凤凰飞出四条弦。碎牙板、烦襟消尽,秋气满庭轩。今宵月,依稀向人,欲斗婵娟。变新声、能翻往事,眼前风景依然。路...
《琵琶行》在宋词中的回响
至于“柳腰肢,轻云情思。曲中多少风流事。红牙拍碎少年心,可怜辜负尊前意”(曾觌《踏莎行》)则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昨日重现,似乎又暗示着词人眼前琵琶伎也有着“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明朝;又或以年老色迟、飘零沦落商妇形象入词,生发身世之感、飘零之叹,如“窗外月西流。似...
去开头的古诗
《答杜相公宠示去思堂诗》去时柳陌东风高 《绿竹堂独饮》去逐冥冥物外鸿 《球场看山》去年送客亦曾到 《述怀送张总之》6 [宋]吕胜己 去去已离闽岭路 《满江红·拍碎红牙》去年手种十株梅 《醉桃源\/阮郎归》7 [宋]吴礼之 去便不来来便去 《蝶恋花·急水浮萍风里絮》8 [宋]刘辰翁 ...
有关红木的诗句
吴宫绝艳楚宫腰。怯挂紫檀槽。纤纤玉笋轻拈,莺语弄春娇。松钿带,亸金翘。暗香飘。红牙拍碎,绛蜡烧残,月淡天高。宋 晁端礼 《绿头鸭》锦堂深,兽炉轻喷沈烟。紫檀槽、金泥花面,美人斜抱当筵。挂罗绶、素肌莹玉,近鸾翅、云鬓梳蝉。玉笋轻拢,龙香细抹,凤凰飞出四条弦。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