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线词典

李渔点评

清代著名的剧作家李渔诗句名言
李渔作品:《闲情偶寄》《笠翁对韵》 李渔简介: 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别署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夏李村人。既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又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和美学家。李渔自幼聪颖,少壮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清代戏剧家李渔三房六妾,为何被骂“性龌龊”?
李渔,最初的名字是仙侣,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本是明末清初的才子,被人们称为“李十郎”。他自幼就十分聪颖,自幼便能写诗,能做赋,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天才。他的家里曾经开设过一个戏剧班子,到世界各地进行演出,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渔积攒了丰富的文学经验与戏剧经验。成为...

李渔人物简介
李渔,这位才子出生于江苏如皋,祖籍浙江兰溪。自幼即展现出过人的才智,特别在古文词方面有着深厚造诣。41岁时,他离开家乡前往杭州,后来又迁居金陵,足迹遍游各地,广交名流雅士,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和人文经验。在公元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李渔选择在杭州云居山东麓修建了一座名为层园的居所,这里...

谁知道李渔是哪个朝代的人啊?
明末清初。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崇帧十年(1637年),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

李渔人物简介
李渔,本名元亮,籍贯山东高密县,出生于1932年。他是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在地方艺术组织中,他担任了山东戏剧家协会的艺术委员和山东音乐家协会的理事。在省级文化管理机构中,他更是山东省文化厅的艺术委员,并且被山东威海吕剧研究会聘请为特邀...

李渔的诗
李渔的诗如下:1、《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清朝·李渔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2、《甲申纪乱》清朝·李渔昔见杜甫诗,多纪乱离事。感怀杂悲凄,令人减幽思。窃谓言者过,岂其遂如...

李渔是一个咩人啊???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 和小说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站的驿官...

李渔是什么人?
李渔,明末清初时期杰出的戏曲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造园大师。字笠鸿,一字滴凡,号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李渔出身富裕,明朝时曾考中秀才,但后来选择不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仕途之路未遂。家道中落后,他投身于文学创作,开设芥子园书铺,出版图书。同时,他组织家庭剧团,巡演于北京及晋、陕、甘、闽...

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闲情偶寄》。李渔(1622-1680),字鹤洲,号笠翁,浙江杭州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小说家、戏剧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为四卷,分别是“词曲”、“演习”、“声容”和“居室”。在...

简述李渔在戏剧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
简述李渔在戏剧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如下:李渔提出结构第一的原则,同时又提出“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等一整套理论,都是针对当时戏曲舞台上的弊病而形成的。李渔主张结构谨严,情节紧凑,组织必须天衣无缝,这不仅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至今都仍具有很强的艺术实践意义。在语言方面,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