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的儿子:曹靖华传内容简介
曹靖华,原名曹联亚,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他出生于河南省卢氏县五里川路沟口村,以他的才华和贡献,被尊称为'伏牛山的儿子'。曹先生的职业生涯涵盖了翻译、散文创作和教育多个领域,他在北京大学的教学生涯更是深受尊重,他的学术影响力深远。这本名为《伏牛山的儿子:曹靖华传》...
曹靖华故居曹靖华故居
曹靖华故居,坐落于卢氏县五里川镇的河南村,路沟口,展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建筑以传统的土木结构庭院为主,内外布局井然有序,展现出主人的匠心独运。故居由两道门构成,内中分布着十四间房屋,其中四间为正房,两侧各三间是东西厢房,门外两间是东西耳房,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故居不仅是居住之所,...
曹靖华的名家缅怀
三门峡是秦晋豫荟萃之地,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和历史名人,远的不说,现代的曹靖华就是其中的一位文化名人大家。曹靖华 1919年,他在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参加了“五四”运动,与8位进步同学一起成立了“青年学会”,并创办了《青年》杂志。1921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并与当时...
曹靖华的写作风格
作者以“望断南飞雁”的茫茫思绪作为经线,以噩耗传来后的深沉悲恸作为纬线,交织成炽热抒情的乐章,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即景抒情类的散文,主要指“云南抒情”、“广西抒情”与“福建抒情”三组抒情散文,是曹靖华歌颂社会主义变革与建设的篇章。作者把这类散文当成游记来写,充满着诗情画意,如《洱海...
《一面》中的《铁流》是谁翻译的书
曹靖华译《铁流》曹靖华(1897年8月11日—1987年9月8日),原名曹联亚,河南卢氏五里川路沟口村人,中国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在开封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时,投身于五四运动。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俄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1年底回国,在北京...
鲁迅和曹靖华(1)(老郁著《破帽遮颜--鲁迅和他的朋友圈》)
一 曹靖华在鲁迅的文学生涯中,扮演了"战友"的角色。两人虽长期"分居",却通过频繁通信维系情感,存世的鲁迅书信中,致曹靖华的信件数量最多。阿累的《一面》一文,首次将曹靖华引入公众视野。文章描述了病弱的鲁迅,形象亲切动人:面容黄白、瘦弱但精神饱满,头发直竖,胡须犹如隶体"一"字。鲁迅的眼神正直...
曹靖华的文学作品
曹靖华散文选集 《花》(散文集)1962,作家《春城飞花》(散文集)1978,陕西人民《飞花集》(散文集)1978,上海文艺《曹靖华散文选》1983,陕西人民《曹靖华抒情散文选》1988,作家《望断南来雁》(散文集)1988黄河文艺 《三姊妹》(剧本)俄国契诃夫著,1925,商务《白茶》(独幕剧集)俄国班南柯等著...
五里川镇历史名人
五里川镇,这个坐落在河南省卢氏县的小镇,孕育了一位杰出的历史名人——曹靖华。曹靖华,原名曹联亚,生于1897年8月11日,逝于1987年9月8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不仅是一位翻译家,还是一位散文家和教育家,曾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担任教授,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
曹靖华的人生经历
他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的主编《苏联文学丛书》,译有卡达耶夫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瓦西列夫斯卡的《虹》,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剧本),列昂诺夫的《侵略》(剧本),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克里莫夫的《油船“德宾特”号》,斐定的《城与年》。曹靖华的散文创作,表现善于察物体情、茹...
“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哪首诗?
原诗: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主要是指代大理四景:风,花,雪,月。作者:曹靖华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