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相鲁原文及译文
定公从之.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謲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於神为不祥、於德为愆义、於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
《相鲁第一》古诗原文及翻译
孔子历阶④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有顷,齐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于前⑤。孔子趋进,历阶而上,不尽一等,曰:“匹夫荧侮诸侯者,...
内史是什么官,内史是什么官
内史是什么官 西周时开始设置,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法。掌管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1]。战国...
史记里记载着一句有关大禹治水的话是什么?
集解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集解尚书“傅”字作“敷”。马融曰:“敷,分也。”○索隐尚书作“敷土随山刊木”。今案:大戴礼作“傅土”,故此纪依之。傅即付也,谓付功属役之事。若尚书作“敷”,敷,分也,谓令人分布理九州之土地也。表木,谓刊木立为表记,与孔...
内史是什么官
内史: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沿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执掌中书省,即宰相。具体如下:1、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
太史令是几品官员
太史令,这一官职名源自夏代末期,其品级为六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太史令的职能与地位几经变迁。在早期的西周与春秋时代,太史令不仅负责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还肩负着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的重要任务。此外,他们还需管理国家典籍、天文历法及祭祀等事务,可谓是朝廷中的全能型大臣。然而,随着...
古代官位等级太史
在古代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太史是一个极其尊崇的朝廷官员,其职责繁重且重要。他们主要负责起草朝廷文书,策命诸侯和卿大夫,同时记录历史事件,管理典籍、历法以及参与各种祭祀活动。因此,太史的职位不仅象征着权力,也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进入秦汉时代,太史令的设置依然存在,然而其职权范围逐渐缩小,地位...
太史令在古时是一个什么官职
太史令是六品官员。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为太常之属官,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太史公”仅是司马迁对其父之尊称,并不是汉代的正式职官名称,正式名称应该是太史丞或太史令 ...
周宣王统治下的周朝是什么样的?得不偿失耗尽了中兴业绩
西戎是对中国古代西部部族的统称,长期威胁西周王朝的西部边境。周宣王在位时,多次命诸侯征讨西戎。周宣王三年(公元前825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带兵征讨西戎。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秦仲战败身亡,周宣王召见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其讨伐西戎。秦庄公击败西戎,周宣...
“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的出处是哪里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