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年,是我国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藏历年是按藏历推算出来的。它基本上与我们现在的农历相同。只是在藏历中每月的日数有重有缺。好的日子可以重复,如“初四”,藏族人民认为是“吉”日,所以每个月中就连续过两个初四;相反,他们认为不吉利的日子可以不过,如:“初七”,他们认为是“凶”日,所以每个月中都把初七取消,过了初六就过初八。在西藏所有的节日、集会都按藏历计算,居住在其他地区的藏民一般按农历推算。
藏族人民从藏历十二月上旬就作过节准备。家家户户都有用桶和盘浸泡青稞,然后用酥油、白面和糖作“喀赛”(一种油炸食品)。各家都有要准务一个叫“切玛”的五谷斗,斗用木材制成,外面绘有彩色花纹图案,里面一半装炒熟的麦粒和蚕豆,一半装糌粑和人参果,上面插青稞穗,再点缀一些小块酥油。有的人家还用酥油雕塑一个彩色羊头,“切玛”标志过去一年的好收成,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收。
新年前夕,家家户户都都庭院、屋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铺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除夕前还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画上象征吉祥的“”字。有的还在房梁上刷上许多白粉噗,表示粮食满仓。各家的橱窗柜和桌上也摆满各种油炸的“喀赛”,用人参果、酥汪、糖做成的米饭,撒有盐巴的整块酥油以及奶茶、糖果等,还摆上“切玛”,这些都象征着吉祥和富裕。
除夕之夜,各家要吃面团土粑,藏语叫“古突”,是用牛羊肉、萝卜、面团及其他佐料做成的一种带汤食品。土粑的面团里包有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等等,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团预示新的一年他的心肠硬;木炭说明他的心肠黑;辣椒说明他的嘴厉害;羊毛说明他的心肠软。人们吃到这些东西后,自然会马上吐出,从而引起全家人的哄堂大笑,以助除夕大兴。
藏历初一,为藏历新年。家家户户都在屋顶上燃起象征吉祥的松脂,屋里陈列着染色的青稞苗和麦穗,预祝丰收。天不亮,妇女便到河边背回“吉祥水”;老人洗漱完毕,到河边打上第一桶水来喂牲口;全家人换上新衣,按老少顺序坐下,长辈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一点来吃,这时老少互相祝福。然后吃面团和酥油煎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洒。这天各家基本上都有是闭门欢聚,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祝贺。
节日期间,在广场或空矿的草地上,男子身穿各色藏袍,妇女们戴上耳环,宝石等首饰,大家围成圆圈跳锅庄舞,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有的村寨和城镇还演出传统的藏戏节日。这样的活动一般要持续三五天。
藏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天文历法知识,并且在汉代就同汉族的历法有了交流。唐太宗时,文成公主进藏,更促进了汉藏两族的文化融合,藏历也在这种条件下完善起来。
到过西藏拉萨的人都知道,西藏地区每年出版发行藏历历书,它的编算机构是同医院合在一起的,称做“门孜康”,译成汉语即“医算局”。这种情况是历史上形成并流传下来的。藏历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传统历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财富。
接触到藏历历书的人一定为它奇怪的名字所吸收,例如1980年为阳金猴年,1981年为阴金鸡年,这是怎么排的。原来,藏历还在9世纪初就采用干支纪年法,但是以阴阳五行代替十天干,以二十属相代替十二地支,也是60年一循环。十二属相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五行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各分为阴阳,第一年为阳,第二年为阴,阳木为甲,阴木为乙,阳火为丙,阴火为丁,余类推。60年的头一年以公元1027年藏历阴火兔年起算,如1981年,就是第16个60年的第55年。此外,藏历还有以12年为一小循环的简略计年法,即单用十二属相来计算。
藏历是阴阳合历,1年分12个月,月有大建与小建,大建30天,小建29天,以正月为岁首,这同汉历相似。由于藏历设置闰月与汉历不同,因此在月序上藏汉两历常有1月之差。藏历重望不重朔,望日一定是十五日,初一却不一定是合朔的日子,因此,藏历与汉族农历每月日序有时也相差一天。
藏汉两个民族的亲密关系源远流长,在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以后,两个民族的文化接触和交流更为频繁。中原地区的汉族历法也随之流传到藏族地区,促进了藏历的发展与完善。现在保存的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藏文很多,约有500多种,其中100多种是译自汉文或利用汉文著作改写的。
藏历中也有其他天文学内容,如推算日月食,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等,甚至还有西藏地区的中长期天气预报。藏族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成果,善于学习并不断求得文化进步的民族,他们的天文历法知识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
藏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天文历法知识,并且在汉代就同汉族的历法有了交流。唐太宗时,文成公主进藏,更促进了汉藏两族的文化融合,藏历也在这种条件下完善起来。
到过西藏拉萨的人都知道,西藏地区每年出版发行藏历历书,它的编算机构是同医院合在一起的,称做“门孜康”,译成汉语即“医算局”。这种情况是历史上形成并流传下来的。藏历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传统历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财富。
接触到藏历历书的人一定为它奇怪的名字所吸收,例如1980年为阳金猴年,1981年为阴金鸡年,这是怎么排的呢?原来,藏历还在9世纪初就采用干支纪年法,但是以阴阳五行代替十天干,以二十属相代替十二地支,也是60年一循环。十二属相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五行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各分为阴阳,第一年为阳,第二年为阴,阳木为甲,阴木为乙,阳火为丙,阴火为丁,余类推。60年的头一年以公元1027年藏历阴火兔年起算,如1981年,就是第16个60年的第55年。此外,藏历还有以12年为一小循环的简略计年法,即单用十二属相来计算。
藏历是阴阳合历,1年分12个月,月有大建与小建,大建30天,小建29天,以正月为岁首,这同汉历相似。由于藏历设置闰月与汉历不同,因此在月序上藏汉两历常有1月之差。藏历重望不重朔,望日一定是十五日,初一却不一定是合朔的日子,因此,藏历与汉族农历每月日序有时也相差一天。
藏汉两个民族的亲密关系源远流长,在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以后,两个民族的文化接触和交流更为频繁。中原地区的汉族历法也随之流传到藏族地区,促进了藏历的发展与完善。现在保存的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藏文很多,约有500多种,其中100多种是译自汉文或利用汉文著作改写的。
藏历中也有其他天文学内容,如推算日月食,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等,甚至还有西藏地区的中长期天气预报。藏族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成果,善于学习并不断求得文化进步的民族,他们的天文历法知识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
藏历年是什么时间
藏历年是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持续到藏历元月十五日,共15天。以下是关于藏历年的关键信息:开始时间:藏历新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持续时间:整个庆祝活动持续15天,到藏历元月十五日结束。庆祝活动:在藏历新年期间,家家户户会制作“切玛”五谷斗、打扫房间、制作形状各异的“卡赛”,还会到附近寺庙...
什么时候是藏历年?
藏历是藏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历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藏历是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四季,以冬、春、夏、秋为序。12个月以寅月为岁首,一个闰月,用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季节的关系。置闰时间,又与农历有所不同。由于受到汉历的影响,从9世纪以来,藏历也一直采用干支纪年法,不同之处是以五行代替十干...
藏族的藏历年和春节是不是同一天?
藏族的藏历年和春节并不是同一天。藏历年,又称为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庆祝。藏历新年的时间依据藏历而定,每年的具体日期不同,通常落在公历的12月中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按照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庆祝,通常在公历的1月末...
藏族天文历算的藏医和藏历
在西藏,藏医和藏历是紧密联系的。8世纪,藏医学家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的部问世,使藏医学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系统。由于藏医认为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五脏中的气和血液循环状况也有所不同,所以藏医十分重视观察星、云、风、湖水和鸟类的变化。按藏族惯例,天文历算的业务设在...
藏历新年是什么时间
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历年藏历新年时间2008年藏历新年是公历2月7日2009年藏历新年是公历2月25日2010年藏历新年是公历2月14日2011年藏历新年是公历3月5日2012年藏历新年是公历2月22日2013年藏历新年是公历2月11日,与春节相差...
藏历年其他信息
在藏历新年期间,会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2009年藏历新年时,CCTV3频道播出了一场盛大的电视综艺晚会《雪域欢歌》。这场晚会汇聚了众多艺术家,通过歌曲、相声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藏历新年的欢乐氛围和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时间推算: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存在差异。有时藏历新年与农历新年是同...
藏历新年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藏族称新年为什么
藏历神变月初一至初三,成为藏历年、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7...
2023年藏历年放假时间西藏
2023年藏历新年放假7天藏历新年是根据藏历(即藏族历法)来计算的,因此不是按照阳历或者农历来计算的。藏历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长度是29或30天,闰月不定,因此藏历的年份长度和公历不同。通常情况下,藏历新年日期在公历的1月下旬或2月上旬之间,但具体日期是根据藏历来计算的,每年可能会有所不同...
藏历年的来历
起源时间:藏历年源自公元1027年,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历法体系。纪年方式:藏历的纪年方式与农历的干支法类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它以阴阳五行代替天干,用十二生肖代表地支,形成了每60年为一轮回的周期,称为“热迥”或“饶琼”。第一轮始于丁卯年,即阴火兔年,与2007年的...
中国历法藏历简介
中国藏族所使用的历法,被称为藏历,它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大昭寺前的长庆年唐蕃会盟碑中有所体现。该碑文为藏文,记载了当时的时间对照,如“大蕃彝泰七年,即大唐长庆元年,阴铁牛年,孟冬月十日”。孟冬月是藏历冬季的第一个月,其纪年体系结合了五行、十干和十二支。五行与十干的配合是:木为甲阳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