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枕温衾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自古就有以孝治国的传统。千百年来,涌现出无数个感天动地孝顺的典型代表,为后人所敬仰。今天要说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叫“扇枕温衾”。
“扇枕温衾”讲的是汉朝时期,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很懂事,有孝心。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母亲睡。在冬天,他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母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扇枕温衾”,在民间人们也称“黄香温席”。黄香温席在《三字经》中也有描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说黄香九岁就能够为父母亲暖被窝,他孝顺长辈亲人的行为是我们应当遵循和学习的。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我国东汉时期政府官员、大孝子,是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人物。
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最后升任尚书令。在任内,他勤于国事,刚正不阿,一心为公。他熟悉边防事务,履职有方,深受汉和帝的恩宠。任魏郡太守时,在发生水灾时,就把自己的俸禄赏赐拿出来赈济灾民。
“扇枕温衾”出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原文: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黄香,他是江夏人。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
夏日来时,烈日炎炎,为了让父母的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睡觉更舒服,黄香就用扇子为帐子扇风,这可以让蚊虫远离父母亲的帐子。到了冬天,天气寒冷,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为父母亲暖被窝,让它变得温暖,这样父母亲睡起来会觉得暖和。后来,黄香孝顺的的事迹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温席的孝顺故事反映出黄香这个孩子具有的细致、纯真的孝心,这种孝是发自内心的孝,也是来自孩子的天性的孝。黄香做到这种孝行,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黄香这样的孝子,除了用他的行为为我们做了榜样,还为我们发明了一道美味佳肴一一盘鳝。
在湖北省云梦县有这么一道美味佳肴一一“盘鳝”。传说这道美味竟和黄香有关。
一天,黄香上山打柴归来,看见路上有一条两三尺长的长虫要渴死了,他赶紧就将它带回家,放进屋后的一条小河沟里。长虫很快就活了过来,它感激地朝黄香点了三个头,然后就钻进了河里游走了。
有一年,黄香的父亲患了一种怪病,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经许多郎中诊治,父亲的病还是不见好。黄香为此发愁,茶饭不思,人也瘦了。一天夜里,长虫托梦给他说,它原本是玉皇大帝身边黄龙童子,因为偷吃了太上老君八卦炉里还未到火候的仙丹后,就在天庭发起疯了,于是被贬下人间,变成无牙无舌无鳞的长虫,还赐了名叫鳝鱼,要求不得超生,要多做善事。
那一日多蒙黄香出手及时相救,使他没有渴死,这才得以活下去并繁衍后代,现在,他愿以儿孙的身体来报答救命之恩。黄香一听要以儿孙的身体报恩,赶紧拒绝,但鳝鱼一定要报答。
黄香醒来后,就来到屋后河沟,一看,真的看见河沟里有无数的鳝鱼,他就用鱼篓装了一些回去。由于这些鳝鱼个体小,不能剖,也不能剁。于是黄香就把它们放进清水里养上一二天,使它们把肚子里的杂质吐净后,再用开水氽一下。小鳝鱼经开水一氽,就缩成一个圆盘形。然后,黄香又将盘形鳝鱼放在锅里加上油、盐、葱、蒜、胡椒、酱油等佐料煎熟后,加少许水盖上锅盖焖一下,就给父亲吃。也奇了怪,父亲连肉带骨头地吃了盘鳝后,他的病完全好了!
这事传开后,大家也就学起黄香的“盘鳝”的做法,将这道佳肴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因为小鳝鱼肉嫩骨细,做出来后肉香骨脆,味道鲜美,因此,历代都有“笔杆鳝鱼马蹄龟”的赞美之说。

扇枕温衾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孝敬父母,帮父母分忧,也要用智慧解决问题。这个故事讲的是黄香在夏天的时候用扇子扇凉席让父亲睡,在冬天的时候先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热被子,再让父亲睡。黄香温席的故事出自《三字经》中的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时刻关心父母的健康和...

扇枕温衾的小故事五十字
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扇枕温衾:意思是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拼音:shàn zhěn wēn qīn 出处: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

扇枕温衾简介
黄香不仅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更是一个有担当的官员。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更在社会服务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的一生,是孝、才、义的完美结合,是人们学习的楷模。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当时的民众,更在后世流传,成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黄香的著作,如《九宫赋》、《天子冠颂》等,不仅...

黄香温席的故事
以前有个叫黄香的人是个大孝子,夏天天热的时候就用扇子把草席扇凉让父母睡觉,冬天天冷的时候就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子捂热。是“二十四孝”之一。

黄香温席的故事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

扇枕温衾指的是哪个谁
一、关于扇枕温衾的故事背景 扇枕温衾的故事讲述的是黄香在夏天时,用扇子扇父母的床帐,使枕头和席子变得清凉,以便父母入睡;在冬天时,则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冰冷的被窝,使父母感受到温暖。这一事迹展现了黄香的孝心和对父母的关爱。这个故事被用来赞扬孝顺的行为。二、黄香的品质体现 扇枕温衾的故事...

扇枕温衾的意思
扇枕温衾的意思是:意思是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扇枕温衾的意思是...

成语故事:扇枕温衾
扇枕温衾:孝道典范的黄香 扇风的温暖,被褥的温馨,黄香的故事诠释了孝顺的极致。这个东汉时期的少年,以实际行动演绎了孝顺父母的千古佳话。如同“扇枕温席”的隐喻,黄香的孝行超越了季节和温度的界限。孝心幼苗的生长 在江夏,九岁的黄香就懂得了孝顺的真谛。母亲的离世让他更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环境下行孝的故事集。“扇枕温衾”的故事全文如下: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意思是说,...

扇枕温衾是打一生肖
黄香的故事,不仅体现了羊的温顺与体贴,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像黄香这样的孝子,常常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他们的行为也成为了社会的楷模。“扇枕温衾”这一成语,不仅描述了黄香的行为,更寓意着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被赋予了温柔、孝顺的美好寓意,成为...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