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强(Qiá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是上古炎帝的后代。春秋时,齐国公族中有个叫公孙强的,他的后人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强姓。郑国大夫强鉏即公孙强裔孙,其后自此皆姓强。
2、历史上的氏族姓氏,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玄孙叫禺疆,他的后代以“疆”为姓,因古代“疆”与“强”相通,所以后来改为强姓。
3、是少数民族的一支。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的后代姓强。三国时蜀国有强端,其子孙奔居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亦姓强。
二、迁徙分布
强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强姓起源颇广。同时为炎帝和黄帝的传人。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五胡十六国相继出现,使得中华民族日益庞大茁壮,时日一久,当时的所谓汉人与胡人,在传统文化的共同薰陶之下,再也不分彼此,亦分不出彼此。一手造成这个局面的是苻坚。大家都知道,他是氏族人。随着他扬名显世,他的族人也自此出人头地,在那一段日里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我国的强姓,便是当时氏族的一个主要姓氏,苻坚的后代就姓强。关于强姓在1000多年以前与氏族的这段渊源,有《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一段记载,可资说明,该稿是这样说的“……秦录有强永、强帛、姚秦录有强越、强斌、西阳强京,并略阳志也。”从以上的述说,大家也许会认为强氏是一个源自氏族的姓氏,实际上这种想法大谬不然,我国强氏的源远流长,他们的历史可以远溯到大约3000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只是在南北朝之时,氏裔的强氏特别的表现出色罢了。那么我国最初的强氏又是怎样来的呢?这一点,《性苑》一书有着很明确的记载说:“左传郑大夫强鉏之后,望出丹阳。”这一支强氏的始祖强鉏,在春秋时代的郑国,也是一位风云人物。由此看来,我国的强氏是有两个主要的来源的,一支出自春秋时代的郑国大夫强鉏,一支则出自南北朝时表现出色的氏族。前者的主要繁衍地区是湖北省境内(古之丹阳),后者则活跃于陕西省境内,算起来都是源自我国北方一个姓氏。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再度造成了我国民族的大迁徙,一向活跃于北方的强氏,也在此时播迁到南方各地,宋明之际、江、浙一带的强氏纷纷崭露头角,其中又以宋代浙江钱塘的强家,最为锋芒毕露。
三、历史名人
强 鉏:春秋时郑国大夫。当时郑国大夫祭伸专政,厉公派雍纠去杀他,后来事情败露,强鉏与公子阏的同党祭仲杀死了雍纠。厉公即位后,追查原来的事,强鉏被判刖刑(把脚砍掉)。君子说强鉏不能卫其足。
强 伸:金朝人,膂力过人。天兴初任中京元帅府签事,刚到任三日,就有敌兵来围,东西北三面皆树起了大炮。强伸用衣帛作成旗帜立在城上,率士兵赤身而战,领壮士5000人往来救应,所至必捷。监守3个月后,因粮尽兵散,城不能守,转战至偃师,力尽被俘,不屈而死。
强 至: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学者。是当时十分受到宰相韩琦之见重的学者,他为文简异而不徇俗,曾作到祠部郎的高官。到了他的第二代,强家的荣耀达于巅峰,5个儿子相继登第,并且都做到显官,老大强献明当到工部架阁,老二强浚明高拜尚书郎,老三强渊明做到翰林学士,老四强伟明和老五强陟明,则历次外任都有治绩,真可以说是一门的荣华富贵,光彩异常。
强行健:清朝人,幼时家贫,好学不倦,后又行医,藉所得以养亲。后又工诗书,尤精篆刻。著有《印论》、《印管》、《医案》、《伤寒直指》等书。
此外,还有唐代有处士强蒙,宋代有进士强至,明代有广昌尹强仕等。
“雍”的读音是:yōng
1、雍的读音:yōng
2、雍的基本解释:
和谐。
古同“壅”,遮蔽,壅塞。
古同“拥”,拥有。
〔~~〕a.鸟和鸣声,如“~~鸣雁”;b.乐声和谐,如“听庙中之~~”。
〔~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如“~~大雅”。
姓。
3、雍的详细解释:
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pond]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周颂·振鹭》
毋雍泉。——《谷梁传·僖公九年》。释文:“雍,塞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
古代掌烹饪之官 [official]。如:雍人(古代掌宰杀烹饪之人);雍正(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
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 [Yong]
三家者以《雍》彻。——《论语》
4、雍的常用词组:
雍睦 yōng mù
[harmony] 团结,和谐。亦作雍穆
雍睦的集体
雍南 yōng nán
[a place is situated Shanxi or Gangsu province] 雍州的南部。雍,雍州,现陕西省,甘肃省一带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雍容 yōng róng
[be natural,graceful and poised]∶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雍容不迫 yōng róng bù pò
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雍容尔雅 yōng róng ěr yǎ
形容态度大方,举止不俗。
拼音:yōng,声母是y,韵母是ong,声调是一声。
释义:
1、和谐。
2、古同“壅”,遮蔽,壅塞。
3、古同“拥”,拥有。
4、鸟和鸣声,如“~~鸣雁”;乐声和谐,如“听庙中之~~”。
5、〔~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如“~~大雅”。
6、姓。
雍的笔画
雍相关词组
1、雍人:[yōng rén]
古代掌宰杀烹饪的人。
2、雍和;[yōng hé]
融洽;和睦。
3、雍爨:[yōng cuàn]
雍人烹调鱼肉的厨灶。
4、雍奴:[yōng nú]
古泽薮名。
5、丰雍:[fēng yōng]
丰厚雍和。
“雍”这个字怎么读?
“雍”这个字读作yōng。关于“雍”的解释如下:一、读音 “雍”,发音为yōng。这个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常用于形容和谐、安定、尊贵等意义。二、字义解析 1.“雍”常用来表示和谐、和睦。例如,“雍和”一词,即表示和谐融洽。在古代文献中,也常用“雍”来形容宫廷或社会的和谐氛围。
雍怎么读?
雍,读作yōng,声母y,韵母ong,声调一声。释义:和谐;引申含义为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如:雍容大雅。同音字:拥、庸。偏旁部首:隹。笔画顺序:点、横、撇折、撇折、撇、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笔画数:13笔。结构:上下结构。雍的组词解释 1、雍和[yōng hé]融洽;和睦。...
雍怎么读 雍字的简介
1、雍怎么读: yōng。2、雍的基本解释:(1)和谐。(2)姓。3、雍字的句子 (1)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2)振鹭于飞,于彼西雍。(3)毋雍泉,雍,塞也。(4)今臣雍阏不得闻。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5)古代掌烹饪之官。如:雍人(古代掌宰杀烹饪之人);雍正(古代宫中掌筵...
雍怎么读姓氏
雍读作:yōng。相关内容如下:1、雍这个姓氏有两个主要的来源: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周朝刚建立时,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于雍地,就是现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2、这位王子又封为伯爵,所以人称雍伯,雍伯是雍国的创始人。其后人以国名为氏,称雍氏,世代相传...
雍读什么?
结论:雍字的读音为[yōng],在古代有着丰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水被堵塞而成的池沼,也可以作为古代掌烹饪之官的称谓,甚至是祭祀撤膳时的乐章。此外,雍还常常被用来形容和谐、和睦,以及温文大方、从容不迫的态度。在动词意义上,它通“壅”,表示堵塞或阻塞。例如,“维尘雍兮”中的“雍”即有...
雍怎么读?
1、雍(拼音:yō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雍的本义不详,一说为地名,一说为水名,一说为鸟名,殷商卜辞多用作人名或地名。后用此字指和谐。又音近通“壅”“饔”“甕”等字。2、雍容,形容仪态温文大方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3、雍正,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4、...
雍字怎么读
“雍”字可以读作 yōng(一声)或 yòng(四声),发音略有不同。“雍”字如果指的是名称或地名,比如雍正、雍和宫,一般读作 yōng(一声);如果指的是具体含义,比如雍容、高雅典雅,一般读作 yòng(四声)。“雍”字,常见于书法、文化、历史等方面。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容...
雍怎么读?
雍的读音为:yōng。雍是一个汉字,关于它的读音、含义及用法,以下做出 1. 读音方面,雍的发音为yōng。在汉语中,这个音节属于声母y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发音时嘴唇略微向前突出,声音稍微带点儿摩擦感,韵母则是尾音带有轻微鼻音的ong。2. 含义方面,雍有多重含义。它既可以形容和谐、和谐融洽的气氛...
“雍”这个字怎么读?
“雍”这个字的读音为[yōng],它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首先,它象征和谐,如“雍和”或“雍穆”,表达团结和睦。在音乐方面,它也与和谐的鸟鸣和庙堂中的乐章相关,如“雍鸣雁”或撤膳时的乐章。此外,“雍”在古代还有特定的官职含义,比如掌烹饪的官员和宫廷宴席的长官。在地理位置上,秦国的...
雍怎么读什么意思
yong,意思是和谐。雍,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yōng,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会意字。“雍”字,《说文解字》解释为“_渠也。从隹邕声”。“雍”字的基本含义为和谐,引申含义为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如:雍容大雅。"雍",会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水流壅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