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
【xiǎn】
〈名〉
(1) (会意。从页( 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2) 同本义 [ornaments on the head]
显,头明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
(3) 表面,外面 [surface]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韩非子》
◎ 显
【 xiǎn】
〈形〉
(1) 明显;显示得很清楚 [obvious;apparent;noticable;self-evident]
显,见也。——《尔雅》。注:“显,明见也。”
天维显思。——《诗·周颂·敬之》
不敢显然布币行礼。——《国语·吴语》
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2) 又如:显轿(没有顶篷、扶手的大椅式轿子。也叫亮轿,明舆);显亮(敞亮)
(3) 显赫,显达 [be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
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赠谥美显
(4) 又如:显融(显达荣耀);显人(闻名天下的人);显位(崇高的职位);显官(居高位的官员)
(5) 明,光明 [bright]
我久不画了。如今住的房屋不比园里的显亮,所以没兴头画。——《红楼梦》
(6) 又如:显晦(明与暗。喻出仕与隐居);显证(明证)
(7) 子孙尊称已故的直系血亲 [my late]。如:显考(子女对亡父的尊称);显祖(对祖先的敬称);显妣(子女对亡母的敬称)
◎ 显
【xiǎn】
〈动〉
(1) 显露;公开 [appear;become manifest itself]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2) 又如:显行(实施;公开施行);显戮(依法公开处决);显隐(显现与隐没)
(3) 传扬;显扬 [demonstrate;show;display]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 又如:显亲(使双亲显扬);显亲扬名(亲属显耀,声名远扬)
(5) 表现;显示 [demonstrate;display;manifest;show]
此是亡灵未泯,故来显应。——《初刻拍案惊奇》
(6) 又如:显道神(险道神,显道人。出殡时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高大的开路神像)
(7) 见 [see]
九曲风涛何处显。——《西厢记》
常用词组
显摆 显出 显达 显而易见 显贵 显赫 显赫人物 显怀 显宦 显晦 显豁 显见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出自《荀子·大略》第二十七篇。意思是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以不负平生所学。
原文为: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译文:学者是很可能转化为仕者的,但是无论学者还是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并不容易。荀子认为,君子出来做官,应该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也减少治下百姓的民生愁苦。如果做不到这点,还占据官位,那就是欺骗;没有做官的能力还享受丰厚的俸禄,无异于盗窃。
扩展资料:
思想主张: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君子不说人坏话怎么用文言文说
文言文:“君子不避人之美,不言人之恶。”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原文:江乙为魏王使荆,谓荆王曰:“臣入王之境内,闻王之国俗曰:'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王曰:“有之。”“然则若白公之乱,得庶无危乎?诚得如此,臣免死罪矣。”译文:江乙为魏王出使...
法家箴言法家经典语录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法治,他们认为法律是道的体现,在社会的具体体现。法家推行法治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他们认为,只有实施法治,社会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以下是法家箴言和经典语录的修改润色:1.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2. 且夫有高高之行者。3.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4. 参言以知其...
试述中国古代法家管理思想发展史
这种不择手段的察奸伎俩,自然是不可告人,也见不得人的,所以韩非说:“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同上);“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同上)。 从广义来说,韩非所谓的“术”,还包括“叁伍之道”,因为他把“不察叁伍之政”看作也是“无术”的一种表现(参见《难三》)。所谓“叁伍”,就是汇合各...
韩非子的名言
1、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2、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3、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4、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韩非子名言,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13.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14.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15.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
帝王权术经典语句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3、虚静无事,以暗见疵。4、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5、君无见其所欲。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7、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8、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9、是故去智...
显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偏旁部首为"日"。在《说文》中解释为显,头明饰也。段玉裁在《说文》的注释中进一步解释说,阴代表的是深厚的利润,而显则代表了高的名誉。显,用作形容词时,意为明显,显示得很清楚。显轿、显亮,因此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在《韩非子·难三》中,显赫和显达被描述为被尊崇的高爵和显位。明...
《韩非子》132则经典名句,精辟有哲理格言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私行胜,则少公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韩非子·解老》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子·难一》《韩非子》132则经典名句,精辟有哲理,感悟两千年前的智慧!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
法家经典名言
(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9、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10、故势不便,非因此逞能也。(因此,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就应逞强的) 1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12、私行胜,则少公功。(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
帝王权术在于巧用朝野意思
皇帝利用各种手段控制朝局。“帝王权术"皇帝有两个基本特征。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即利用皇权最高专制管理机制控制最高权力,控制和控制朝大臣中和各省官员,驱使他们为皇权专制制度服务。其次,在管理过程中,中巧妙地运用了“术”,主要是指一种利用政治权力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往往是“内暗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