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一、原文: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二、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扩展资料
一、整体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二、创作背景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常建登山时有感所作。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首诗诗人通过写景,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朝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全诗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全诗
1、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2、赏析: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3、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什么意思_出处是哪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出处是哪里? 此句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如下:《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每日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那当然,这一联诗还有一个写法叫做“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样写也很好,只不过呢,它和竹径不一样。“竹径通幽”,重点是写竹林掩映,它更清幽。而“曲径通幽”,重点的是写小路弯曲,它更曲折。其实无论用哪一个字,都是婉转幽深的,不让僧房一下子就暴露在游人面前。这个意象本身就特别好,太符合中国人崇尚...
常建破山寺原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全诗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的前两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清晨时分,古老的破山寺沐浴在初升的阳光之下,诗人沿着曲折的...
曲径通幽谁写的
诗中“曲径通幽处”一句,形象地刻画了寺院后面的禅房隐藏在花木深处,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可以到达,给人一种神秘而安静的感觉。这句话也成为了后人赞美幽雅环境的名言。二、出处 曲径通幽一词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清晨...
“僻静深幽处”下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
曲径通幽处什么意思
曲径通幽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含义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符合古诗给人的意境7张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们对这句诗都很熟悉那隐没在花木竹林中的弯曲小径,是全诗中最为美丽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抒写清晨游破山寺后禅院观赏到的美丽景色,以凝练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心情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