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受到惊吓腿痛

老年人腿痛怎么办?


  老年人腿痛怎么办?
  如果排除风湿外
  老年人腿痛的原因:
  老人出现腿痛、或间歇性跛行和走路没劲儿时,可能是血管堵塞了,应该考虑看外周血管科。
  供应四肢血液的血管称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适很常见,常常误认为“老年关节病,体力不好,或坐骨神经有问题等。
  腿痛症状不能只当成是老年慢性病,不着急慢慢地治疗,最终延误诊治良机。
  关节病和神经病变引起的腿痛和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腿痛是可以区分开的。前者引起的腿痛是持续性的,而后者是间歇性跛行和疼痛,如行走几分钟后出现小腿、臀部、髋部或足弓疼痛、发紧、僵硬或沉重,但休息几分钟后又能恢复行走,反反复复。
  另外:
  1.骨质疏松
  2.间歇性跛行:
  是否经常感到四肢无力、容易疲劳或出现四肢冰冷和麻木的感觉?您是否有小腿肚或足部乏力、酸胀、疼痛的感觉,休息后疼痛又会消失。是否在不运动的情况下,您的足趾、足部或小腿肚也出现持续性的疼痛,到了夜里更为剧烈,这些症状要考虑间歇性跛行
  3.血管间歇性跛行:
  血管间歇性跛行与神经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点相似,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血管外科疾病,后者属于骨科范畴。由于两者的发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变可以同时存在,所以发病表现相似,不易区别。
  血管间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与运动有关,而不是和脊柱姿势的变化有关。其症状好发单侧,伴有冷感,一般没有感觉麻痹,步行停止症状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为动脉闭塞,这一侧的足背动脉搏动一定减弱或消失。

  4.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关节病变,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酸痛,其特点是:疼痛-缓解-再疼痛,反复发作。清晨起床时疼痛较剧,稍活动后疼痛即缓解,活动过频疼痛又再起,休息后可再度缓解。若处于某位置过久或活动多时,疼痛又起,可听到关节粗糙摩擦声。随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增重,还可影响其他关节部位。
  判断骨性关节炎主要依靠X线检查,关节间隙不等宽或狭窄、关节处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或关节膨大乃至变形、软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赘形成等,是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特征。

  防骨质疏松,平时多注意合理饮食、定期运动。
  保持均衡饮食确保摄取足够的钙质及维生素D,如高钙低脂的鲜奶及芝士、鱼类及深绿色的菜都是好的选择。根据体质的阴阳偏颇,定期选服补肾之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应戒烟及避免过量饮酒,及时防治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
  坚持适当运动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如游泳、保健操、太极拳、散步等,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促进骨细胞的活性。但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尤其是引起肌肉过度酸痛的运动。打拳、跳舞时转身、转颈及弯腰动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负重的运动,如爬坡、上楼梯等,帮助建立骨骼的钙质储备。工作、活动或休息时,均不要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或姿态,要经常进行动作位置的变换调整。

  治疗腿疼的手法分以下5个步骤: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称的懒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节稍用力分别捏两侧跟腱,以能耐受为度,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儿;如果是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脚趾的那一侧。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保持压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着一层软布,推20至30次。
  3、点穴:第1个穴位在坐骨结节(臀沟中央能摸到的骨头尖)和股骨大转子(胯骨外侧突出的骨头)联线的中点。第2个穴位是大腿后方中央。第3个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第4个在内踝的后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胀感为佳,每个穴位点1分钟。
  4、抖腿:站立时,用健侧腿持重,患侧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然后坐下,微屈膝关节,手掌按在小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抖动要连续、流畅、自如。
  5、牵拉: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由家属一人或两人握紧患者的脚脖子向下方牵拉,待患者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时,维持这种牵拉力,直至没劲了为止,连续牵拉5至10次。
  除了上述手法治疗外,还应该注意保暖防潮,以利于腿痛的防治。

  预防腿部衰老5法
  1、以手扶墙或桌子,分别用单足站立10秒钟,左右交替20次。
  2、以手扶墙或桌子,抬起脚后跟,然后下蹲5秒钟,使胸部尽量贴近大腿,反复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时动作要慢。
  3、扶墙或桌子,用脚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4、坐在沙发或椅子上,压膝压髋,用双手把持住小腿中上段,使大腿分开、合拢,使髋部尽量外展,做10~20次。
  5、平卧床上,左腿尽力屈髋屈膝,双手抱住下肢使膝关节尽量贴近同侧肩部,停留3~5秒钟复原,左右交替,20~30次。

    35岁以上的妇女,每年丧失骨质的1%,骨皮质开始变薄。根据以上事实推算,那么55岁的妇女应该要比35岁时体重减轻20%。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年妇女体内的脂肪含量是逐年增加的,所以55岁妇女的体重比35岁时重。男性丧失骨质的开始年龄一般要比女性推迟10年左右,而最大丧失量比女性为重。如果一旦长期卧床,钙的丢失每周高达1.5克左右。男性病人卧床9个月,中央部分的骨质钙可以丢失25%—40%,相当于衰老10年。所以中老年以后长期卧床是十分有害的。卧床不起的病人,只有在每天下地站立3小时后,骨质的钙丧失方可得到控制。随年龄的增加,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变化,骨的有机成分会相应逐渐减少,骨与关节的硬性和韧性减弱,骨的结构和功能也在改变。从形态上会出现骨质硫松,或骨质增生,脆度增加,这些变化都可以造成腰腿痛的病因。

  其次肌肉的慢性劳损(包括职业性或体位姿势性劳损在内)也是中老年人另一个腰腿痛的原因。人体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有腰部肌肉参与,即使站立不动也不例外。人虽然不是机器,但各种组织也会不断劳损。肌肉组织好比象弹簧一样,收缩和弛缓有一定的范围及时限,超过一定时限,就会出现疲劳(劳损)。即使收缩和弛缓在正常人允许的范围内,对中老年人来说,时限可能就将超过或已经超过。中老年人腰部的肌肉,也就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体表(肌肉、皮肤、牙齿等)疼痛的时限比较有参考价值,安全性也大;而内脏痛则不然,变化很大,疼痛程度不一定与病情呈正比,除去疼痛时间外,还应结合疼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及其他体征检验异常一并分析。

身边最好有晚辈陪伴,比如多带老人出去进行一些他喜欢的社会活动,如果爱看戏,带他去剧场看一样,喜欢遛弯,带他去一些风景好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别让他在家闷着

这个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老人的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易于接受一些事情……
尽量的受一些老人比较熟悉,感兴趣的事情,和老人多沟通是主要的……

老人家不图什么,儿女多陪陪他们,他们就会很开心的

写景作文,必须是写农村的,400字左右,还有必须不要抄的。
妈妈说:这是火坑,对老年人、腰、腿痛和疲劳的人是最好的,姨姥姥特意为咱们烧的,为的是给咱们解解乏。 随着火坑那渐渐降低的温度,我也慢慢地醒来,一看表四点多了,一看外边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我马上叫醒爸爸和妈妈一起上路,一路上,阵阵凉风吹来,空气中带着清新,比喝一瓶可乐还要痛快。我一口气爬上了山顶,累...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下篇
但徒步长走,会造成下肢关 节韧带过度疲劳,引起韧带拉伤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更易产生此类 情况。 久看伤血:看书看物时间过长,会使眼肌和视网膜疲劳。眼肌麻 痹,视物不清,模糊重影,中医称曰“目瞩肝”、“肝藏血”,故谓 之肝血不足,长看伤血也。 久思伤神:长思会头晕痛,影响睡眠,造成神经衰弱等症。

补钙有什么好处
补钙的十大好处 很多人都知道,钙元素有强骨、固齿的作用。其实,这种矿物元素的生理功效远不止于此,它对整个身体的健康乃至寿命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其归纳为十大妙用,供读者参考。 补钙减肥 时下不是有不少肥男胖女正在为缺乏有效的减肥办法而苦恼吗?不妨试用补钙法,说不定会步人"柳暗花明...

医院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
可是方言实在难懂,我只好向他们提问让他们来回答,比如“是不是老人要看病”、“是什么方面的问题”之类的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挂号,并告诉他们哪里有椅子让老人坐着休息。这种与病人或家属交流不是非常方便,或病人或家属非常紧张焦急的情况经常遇到(毕竟这是医院),我虽然没有基本护理的知识,但是根据学过的“护理导论”...

怀孕25周胎儿的发育情况 - 百度宝宝知道
对于人的智力来讲,脑神经细胞树突的增加远比细胞数目的增加要重要的多。此时胎儿体重稳定增加,与上周相比又长了100多克,大约已有570克了,皮肤很薄而且有不少皱纹,几乎没有皮下脂肪,全身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绒毛,样子像个小老头,但身体比例已较为均称。胎儿在妈妈的子宫中胎儿已经占据了相当多的...

3岁小孩子被静电会出现哪一些后遗症?
另外,很多人会产生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心情烦躁不安、腰酸腿痛、头晕胸闷和喉鼻不适等症状。其实,这有可能是因为持续的静电环境影响心肌工作,使血液的碱性升高,从而导致了上述症状的产生。皮肤表面的静电干扰还会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和心电的正常传导。尤其老年人的皮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