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石是古代中国建筑石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就是柱子下面所安放的基石,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在中国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对防止建筑物蹋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鼓型、瓜型、花瓶型、宫灯型、六锤型、须弥座型等多种式样。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记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柱础是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垫基石,古代人为使落地立柱不受潮湿而腐烂,在柱脚上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相对的防潮作用。凡木架结构的房屋,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古代对础石的使用十分重视。柱础造型的演变,从另一侧面反映古代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一个缩影,是中国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闪光点。柱础石的出现要比柱晚大约五千年左右。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安阳出土的殷商时期房屋遗址发掘的天然卵石“当系我国最古础石之遗例”。安阳殷商房屋遗址距今也不过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作为传统建筑中最基本的构件,石柱础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结构构件与艺术构件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流存于中国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闪光点。
石柱础的强大生命力,首先源于它原本是一个结构构件。后来又演化成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依赖于结构功能的艺术形式。作为结构构件,它主要有三个功能。
第一、承受由柱子传来的屋顶荷载,并将其传达到地基上。
第二,隔绝地基的潮气,防止木柱受潮腐烂。
第三,根据柱间板壁的安装要求不同,柱础形态作相应的变化及处理。
同时石柱础所表现出的完美的艺术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古代匠人的手中原本只是一个极普通的柱子基础,一个纯粹的结构构件却变幻出多彩的艺术形象;它的色彩运用、造型变化以及纹饰处理都有其独到之处。
第一,色彩是先声夺人的视觉元素。
第一,色彩是先声夺人的视觉元素。
根据建筑性质的不同,柱础造型种类大不一样:有的有很多种;有的却只用简单的一两种。如传统民居中露明的柱础,不是用圆形覆盆础,就是用方形饰纹础;而祠堂内的柱础形式就多达十几种。但当你身临其境时,并不因民居中的柱础形式单一而感到单调;也不因宗祠中各异的柱础而觉得繁杂。民居是一个温馨的空间,统一的柱础形式反而更易创造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而祠堂是宗法礼制的象征,按照空间性质的不同柱础进行不同的艺术加工,形成了一个从前到后的序列,从而使宗法礼制的气氛一步步得到加强。
石柱础也正是因其功能和艺术的完美统一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富有趣味的一部分。
参考书目:
1、 楼庆西/著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王绍周/总主编 《中国民族建筑》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为了坚固耐用并能隔断湿气,柱础大多以石制为主。早期亦有以横纹的木块为材料者,今鹿港三山国王庙还保留二个木制的柱础。石制柱础的应用甚早,安阳殷墟出土的石础,可能是现今所见最早的柱础,础上已有动人的雕刻,刻下部抱膝的人像装饰,础背有槽,侧有卯,可见是将柱脚插于础石之上。南朝时亦有铜礩之使用,在战国策中有:「智作攻赵襄子,襄子之晋阳,谓张孟谈曰:『吾城郭完,仓廪实,铜少耐何?』孟谈曰:『臣闻董安于之治晋阳,公之室皆以黄铜为柱础,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到了汉朝(例:山东肥城孝堂山祠堂石柱)石柱钢礩已完全为石础取代。在汉代的石刻画像上可以看到当时柱础的式样有类似栌斗倒置的形式,也有作多层及类似覆盆的样式;其上凋有细密的花纹,而其凋刻的手法则类似于宋代的「减地平鈒」的线刻表现。
【必看考点30讲】图说中建史 | 04期:中国古代建筑柱子
形状与材质 从形状上,我们有圆柱的优雅和方柱的稳重,如秦汉时期的方柱发展,宋代则多见圆柱和八角柱。材质上,既有坚韧的木柱,也有庄重的石柱,如鼓镜、覆盆等形式的柱础,承载着建筑的重量和装饰的使命。艺术装饰与雕刻艺术 柱础是柱子艺术性的重要展现,从早期的天然石础到后来的莲花瓣、云凤、多层...
左权文庙建筑情况
这座古建筑经历了风雨洗礼,尽管饱受岁月侵蚀,但其历史价值依然显著。大成殿坐北朝南,呈五间宽、三间深的布局,顶部采用重檐歇山顶设计,下檐斗拱为一斗二升,上檐则为单昂斗拱,柱础石采用青石材质。殿内梁材使用圆木,甚至包括弯木,展现出元代建筑构架设计的独特灵活性。彩绘工艺精细,用料讲究,...
柱子饰面材料有哪些
(3)柱头和柱础的装饰。在柱子上增加柱头和柱础并通过改变柱头、柱础的高度、大小也可以调整柱子的整体比例和形态感觉。(4)应用质地粗糙、肌理明显、形态不规则的材料。质地粗糙、肌理明显、形态不规则的材质形成柱子强烈的存在感。(5)施以暖色、高明度的色彩。由于暖色、明度高的色彩有前进和膨胀的特性,在柱子上应用...
中国古建筑构件中的柱子
从截面形状看,柱子有方柱、圆柱、六角柱、八角柱等不同形式。材料方面,柱子主要分为木柱、石柱。装饰上,有雕龙柱、油漆柱、素面无饰柱等。在使用上,柱子既可单独直立,也可两柱紧贴。柱子在各个时期既存在延续与继承,也伴随着发展和变化。在分类上,柱子根据截面形状、材质、长细比、外形等不同...
请问罗马柱是什么材质做的呢?谢谢
罗马柱的材质有:石膏罗马柱、木质罗马柱、聚氨脂PU罗马柱等。聚氨脂PU: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可以代替橡胶,塑料,尼龙等,用于机场,酒店,建材,汽车厂,煤矿厂,水泥厂,高级公寓,别墅,园林美化,彩石艺术,...
姬氏民居建筑
前部伸出七檩,前檐由方形砂岩石柱支撑,四根石柱稳固檐面。四垛梁,二、四椽间使用单步梁。柱头装有普柏枋,并配置四铺作斗拱。明间开有大门,向后退架椽,与内槽中部的两根石柱对齐,使得整个房间平面呈凹字形。门顶与柱子齐平,上有一层棚板,三间共施。柱础为方形青石,门墩为砂岩材质,门槛亦...
中国古建筑中墙转角的石柱作用是
中国古建筑中墙转角的石柱作用是 柱子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起到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的作用,是建筑的承重部分。古代建筑中的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一般在主柱与地基间会建有柱础。柱子按形状可分为方柱、圆柱等类型,按材质可分为木柱、石柱、砖柱等类型,...
修祠堂有什么讲究
从柱础上看,明代多用木鼓礅,少用青石鼓礅。青石鼓礅一般带都有雕刻,内容多见花卉,线条简洁流畅,手法饱满圆润。俗称"青石价沿木鼓礅"就是典型的明代做法。清代多用石鼓礅,材质大多为花岗石,以素面为主,少雕刻。 从柱础上看,明代多用木鼓礅,少用青石鼓礅。青石鼓礅一般带都有雕刻,内容多见花卉,线条简洁流畅,...
古建筑一般都用什么砖
一、青砖的特点 青砖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砖,其颜色呈青灰色。这种砖质地坚硬,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耐久性。由于青砖的质地细腻、色泽匀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古建筑中。二、青砖的广泛应用 古建筑中,青砖主要用于墙体、地面和柱础等部位。这些部位需要经受风吹雨打和地面压力,因此要求砖的材质必须...
什么是罗马柱?分类介绍
相信初次接触这方面概念和定义的朋友对此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但是通过上文可以得知,一般来说罗马柱就是一种具有支撑以及装饰两个方面作用效果的柱型建材产品,它们可以进行详细细致分类,根据花纹规格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许多多个等级,并且合格的罗马柱还可以提供材质方面的选择,使得它们设计起来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