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不能随便念吗?心存善念身自正

诵读佛经是一项光荣而又庄重的事情,除了在寺庙中跟随着一些住持诵读之外,在家居士也是可以诵读的。不过佛经并不如同一些的经书,同样是有着很多的念诵讲究。
那么,本期佛教文化解析佛经不能随便念。
还想了解》》佛教中的古曼童是什么
佛教《大藏经》里面“密教部”的经典和咒语,不可随便读诵。应该要经过密宗仪轨拜师受戒,才可以念诵。佛教三藏中的“律藏”,在家居士不可随便读诵。无一经不当学,无一咒不当念。也建议不要盲目的选取自己都陌生的佛经,根据自己所需和缘分来选择,如果没有好的导师指导,还是以自古以来大家所推崇的经作为读诵比较稳妥。
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不要念《地藏经》,因为修行浅,送不走那些冤亲债主,反而会给家里带来不好的,还要念往生咒让他们回去,要是修行深了以后,他们自会听自己的话,来了,也不给自己或家里人带来麻烦。
来正法,法法平等,门门第一,由于众生根性不同,佛说种种法以利众生。只要有缘,这些经都能读,《心经》是大乘经典,段切精,也是一部经,鼓励你多读,《心经》功德福报和其他经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之是愿力不同。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
有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
让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有的同修读得很快,一部《无量寿经》半小时念完,读的模糊不清,这样读,只利己,不利他。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读经要求不夹杂、不间断,等于是跟打仗一样,这不是练习,一定要求得到真实的功德效果。

为什么诵读佛经会积累功德?
只要是搜在大藏经里的佛经都是真经,佛经的辨伪是很严的,在唐朝时就查出不下千本伪造佛经,之后各朝各代都整理。现在佛经可以找敦煌记刻下来的,还有古代刻下的房山石经校正 佛经主要让人开悟,而且学佛主要是修心,在古印度那八十四大成就者大部分只得到上师的几句口诀教授,通过不断的领悟禅修便成佛...

阿弥陀佛!学佛的人都是有一定善根的人,是累世修行的结果,现在又遇佛法...
1、学佛是需要善根,因为有此一善念的体现,才能切合佛法,深入佛道。并非需要累世积累善根。如果前世念佛功夫很深,那一定已经往生净土,今世再来就是菩萨应化了。否则不能成为念佛功夫深。但是只要前世有过念佛功夫的,今世修行念佛法门,必定会具足深信、切愿。“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佛经中记载...

可以以供僧的方式请僧人代念佛经吗?
可以的,可以请僧人助念和做法事。比如,请僧人给自己的亲人或长辈打佛七,做水陆法会,消灾延寿。另外供僧是有功德的。

念佛真的可以使一个人健康起来吗?
能,决定能。但要真念,要至诚念才有效果。建议先看《认识佛教》,然后三至五年打基础,念《地藏经》回向给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配合吃素,平常念佛号,诵经念佛都能消业(消过去生生世世的旧业);日常生活和工作要修忍辱,持戒(戒杀、盗、邪淫、妄语,持戒是为了不再造新的恶业,不再...

早上起来念阿弥陀佛要念七遍是吗
不是。按照祖师大德的开示,应该是早晨起来,恭敬向西方合掌吸一口气,念“南无阿弥陀佛(准确读作:拿摩啊迷陀佛),念完这一口气(不论念多少遍)为一念,如此连续念十口气十次。这叫“十念法”。晚上睡觉前,也要再念十口气十次。如此能坚持早晚“十念法”。日久必有神奇感应。我就是每天按祖师大德...

哪些佛经是劝人行善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佛经都是劝善的。尤其以《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最浅显易懂。南无阿弥陀佛

心存善念,处事不乱;心无杂念,波澜不惊
念正则心正,心正则业(行为)正,业正则积善除恶,心地自然光明。 正定即四禅八定,要靠不断地修持方能体会到。 不管学佛的人还是尚未学佛的人,恐怕没有人想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糟,越过越暗无光日,谁都希望自己每天的生活充满阳光,坦坦然然,光明正大,这种生活不是靠我们想象就能获得的,也不是靠盲目地追求物欲享受...

佛语:“一念境转”是何意?
佛经有言:一念境转。一念是何念,往往就主导了我们以后的作为。心存善念。也许这样的人并不成功,但是至少他做的都是对的事走的都是对的路,活得亦然快乐。一念之间,有许多出人意料的事会发生,同样的故事被不同地表演了,结果更是五花八门。不求每一念都为我带来好的转机,只求活得心安理得,...

念佛经不懂经文的意思念还管用吗
观五蕴等同观一切法 观五蕴皆空 等于观一切法无我 往生极乐世界具足两个条件就行了 《佛说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48愿···念佛往生! 发愿求生!第十八十念必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九临终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

“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是什么意思
颜施、言施、眼施、心施、身施、座施、房施。无论是谁,如果有了佛陀所说的这七种习惯,好运便会如影如行。玄奘法师心存善念,一心西行求佛、,一生搜集佛经,传播佛法、讲学论道,成就其大功德。身为普通之人虽不能人人皆如玄奘一般,在弘扬佛法之事上取得巨大成就,成为至善之人。但时时心存善念...